上一页|1|
/1页

主题:低碳消费如何才能达标?我们要将小账大账一起算

发表于2010-02-02

自从我国提出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以来,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的讨论更加集中和深入了。低碳生活方式的核心是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也就是做到低碳消费。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消费才符合低碳的要求呢?

城市消费领域能耗总量在增加

实现城市节能的关键在消费领域。近10年来,中国城市消费领域能耗年增长率已达到7%,超过了中国总的能源消耗量5.9%的年增长率。由此可见,今后20年,中国城市消费领域能耗将逐渐成为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列举了城市消费领域用能的四个方面:一是居住能耗,主要包括住宅的照明、生活热水、采暖、空调、家电等消耗的能源。二是工作场所建筑能耗,如照明、采暖、空调、通风、办公设备等消耗的能源。三是休闲能耗,指的是人们在剧场、商场、健身房等非工作场所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时消耗的能源。四是交通能耗,指的是城市居民往返于工作单位、住所、休闲场所等使用的交通方式消耗的能源。

对于农村居民的能耗,专家指出,受传统能源消费模式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源在农村能源消费(尤其是生活用能)中长时间占主导地位。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煤炭、成品油等商品能源消费在农业生产用能和生活用能中所占的比例在逐步提高。

此外,吃饭、穿衣的能源消费也不可小觑。国合会成员、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姜克隽指出:“吃的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浪费严重,穿的方面需要警惕的是奢侈消费,比如买太多的衣服、追求皮草类服装等。食物和成衣,从原料生产到加工制作,都要消耗水、电。也就是说,吃穿方面的浪费都意味着增加了碳排放。”

发表于2010-02-02

能源消费不能仿效西方模式

有人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仍然很低,人均能耗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的百姓为什么不能像发达国家的人们那样居住、出行、消费能源呢?

有关专家指出,从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发展趋势看,中国不能继续沿袭西方发达国家以消费领域高耗能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道路,否则,过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将成为制约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国合会调查了北京市1000户使用分体空调和300户使用中央空调住宅的夏季空调耗电量,发现使用分体空调平均电耗为每年2.2千瓦时/平方米,使用中央空调平均电耗为每年19.7千瓦时/平方米。两者相差9倍!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分体空调可以控制使用时间和空间,而中央空调则不能。

对此,专家指出,节能的生活方式需要有相应的建筑和配套设施来保障,有些发达国家采用的生活方式尽管能源利用率很高,但如果这种放肆促使人们从节约的生活模式转为高能耗生活模式,反而会使实际的能源消耗大幅度增加。

通过调查,国合会专家发现,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日趋多样,能源消费水平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一方面,多数城镇居民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崇尚节俭用能模式,住宅能耗、办公建筑能耗和人均交通能耗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国内一批效仿发达国家生活与消费模式的人群,其建筑和交通能耗也达到了“国际水平”,需要正确的引导。

发表于2010-02-02

真正的低碳消费必须精打细算

姜克隽和他的同事们最近算出了A4复印纸、纸杯、洗衣粉、洗衣液、矿泉水、塑料袋等10余种日用消费品的碳含量,也就是这些产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比如,1只纸杯的碳含量是20.21克,按2008年我国纸杯消费量为170亿只算,一年的碳排放量就是34万多吨。

为什么要计算这些消费品的碳含量呢?姜克隽说:“目前,其他国家提出了一些减排的新对策,其中之一就是测算产品的碳含量。了解产品的碳含量有助于消费者判断是否使用某种物品、一旦使用又该如何重复利用。真正的低碳消费必须精打细算。”

现在,人们评价节能建筑注重考察使用了多少项节能技术,比如是否采用了低辐射玻璃、是否采用了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等等。国合会的专家对此有不同看法。因为不同气候带的建筑、不同建筑的用途,对建筑物和建筑系统的要求差别很大。没有哪一种节能技术和产品是万能的,很多地方盲目大量采用节能技术,不仅增加了投资,而且可能导致实际能耗增加。

另外,不能把降低能耗简单地等同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果考虑能效,QQ汽车的能效比不上奔驰汽车,但QQ汽车的能耗更低。那么,政府究竟应该补贴哪一类汽车呢?所以,国家要引导低碳消费,一个办法就是征收碳税。国合会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后认为,国际上征收碳税已经有了较好的经验。目前,很多国家正在讨论实施针对气候变化的边境调节税,实际上就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碳税。

“考虑到我国绿色税制的进程,碳税起征点可以从比较低的税率开始,然后逐渐提高。”姜克隽说,“当然,在实施之前要及时公布碳税的实施步骤和税率,让企业、消费者能提前考虑使用低碳技术和能源。”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