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4|5|下一页
/5页

主题:从来不打孩子,也几乎不骂孩子的父母们,是怎么做到的?

发表于2014-01-06

我来为我父母带盐:从小到大没被打过的,这里就有一个

父母的中心思想很简单——惩罚是难免的,但惩罚必须分级。
你小事就打,大事怎么办?弄脏衣服就打,杀人放火也打,那杀人放火岂不是和弄脏衣服同级别了?这样教育出来的才有问题吧?
把级别划分开的方法,不增加上限,那就是降低下限。这是非常简单的思路
就我的体会,家里别说打了,骂都很少,所以父母提高嗓门我就知道犯大错了,就达到了动手的目的。至于几天不理我什么的,那已经是可以记一辈子的事情了
(很多人不停地攻击这一句话,那我必须解释一下,“不理睬”指的是在孩子不讲理时让孩子自己冷静和反省,否则,孩子大吵大闹,难道家长跟着一起对骂吗?只要孩子想明白了就马上好言好语的教育,我认为这方法没什么不对。我只经历过一次,持续了2天是因为自己倔,如此而已。请不要想当然的上升到什么冷暴力。所谓冷暴力,是孩子道歉了学乖了之后仍旧不理睬,这才叫伤害。)

我受过的最严重的惩罚就是。。。母亲给我写了一封长信,告诉我她有多难过。我整个人都思密达了,立誓再也不犯。

很多人说,打有必要的惊醒作用。那我只能说,动手也许见效快,但不动手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诸多不动手的父母即为例证。如何耐心的教化小孩儿,这就要看父母的技巧和修养了。
以身作则也许是最重要的,我父亲爱看书,我自然爱看书,纯属天然。我母亲睡懒觉,我也。。。。试想,父亲天天吸烟的话,你妄图教育小孩儿不抽烟?所以,孩子的一言一行,还是源于家长。

 

我赞同带孩子艰辛的一面,也赞同父母自我成长的必要性。但是,有些父母就是做的很好,不能因为你做不到就说别人都在吹牛,宣称本分享“虚情假意”实在是太过无理。我反驳后,更不该强词夺理地说"你的经历并非你本人可以描述准确",甚至“无论你如何回应都是没有意义的”,这实在不是平等讨论问题的人该有的态度。一个如此和网友交流的人,在生活中会怎样教育孩子?
很多人仅凭借自身经历,便判断本回答“不可信”,我实在只能呵呵。这些人也让我见识到了某些家长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一面。某些孩子可能会很可怜吧

然后摘录某几个过于武断的句子,供大家一起品评:
第一,“从来不打孩子,也几乎不骂孩子的父母们只有懦弱宠爱的父母......而这种父母造就的孩子往往也是懦弱的”
这是片面且狭隘的论断。美国家长普遍不打孩子,美国小孩都是懦弱的吗?

第二,“父母是凡人,经常犯错的!”、“只要是个凡人必然有发脾气的时候”
话是没错,但这能构成打人的充要条件吗?你和同事闹矛盾也要动手吗?这是个人修养问题吧。

第三,“教育得当的不用打孩子不会骂孩子的父母,如果真的存在,就是从打骂孩子中一步步修炼出来的。”
你没这个能力,不代表别人没有。我的父母和我看到的很多优秀家长都是实实在在的例证,请不要想当然的视而不见

第四,“请你从小到大,从他的家庭里每做一件事情都盯着,再回应你看到的。”
方舟子攻击韩寒时好像就是这个逻辑,“你不能24小时盯着他,所以不能为他作证”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不打骂不代表没有控制力。很多朋友也提到了,中国家长的打骂,有时候并不是必要的教育手段,而只是自身的发泄而已。这是我们必须要杜绝的。


有人说没带过孩子的不适合发言。先不说您怎知我没孩子?且,一个设计产品的人,如果认为客户没有发言权,这产品焉能有前途?做产品的都知道虚心听取意见,但做父母的偏偏一意孤行、老子最大你给我闭嘴。。。

本来借此回答提出一个新的方向思考教育,再完美的人用“方法”是无法变成一个成熟的父母的。唯有修炼自己。克制克制再克制。“方法”无外乎就那么几个,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大家随便翻翻教育板块,每次关于打和骂的讨论都一堆,最后得出的也就是为不打不骂而喝彩,难道没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去讨论吗。我之所以强调在小学以后,“骂”免不了,这个骂居然就被红色战士们直接反应到批评教育了。

 

生活中的骂哪会每次都是“教育”为旗帜来做的,生活中只要足够充足的时间在一起的人,别说不一定被你了解的小孩了,就连自己性格契合恩爱的夫妻都会因着不一样的判断而发生争执。大多都是狗血事件,哪是每次都围绕着你教育而展开的“骂战”。反而自己带过孩子,用心教育过孩子的人,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冷静下来,而那些生活不同步的不和谐狗血原因往往是出口的原因。沟通无外乎就那么几个,唯有克制不一定谁都能做到。总有欠缺火候的时候。没有每天24小时踏踏实实的跟孩子在一起持续两年以上的父母是无法理解教育这里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答案里,既没有主张打,更没有主张骂,大家就看打骂二字眼红,满脑门子官司。

 

多少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托手他人,孩子长大了再回到身边,其实彼此并不真正融洽和了解,对孩子对错的判断也有失客观。很多人或许会觉得看这位父母是否用打骂对待孩子对错为好父母的标准,没错,但实际上这不是唯一的标准。往往优劣的标准更多来自于父母如何评判和理解孩子的对错。很多父母,他们对孩子的伤害最大的,往往是在何为错的判断上。而这个判断,往往又扎根于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孩子早年表现出的很多“匪夷所思”的举动,“能成功解决下来”(不成功解决的不算)的父母通常都是经过各种试验和琢磨,哪有各位想的沉着应战那么简单。屈尊是这个过程中父母慢慢学会的。

 

所以,我看到很多没有经过修炼的父母,在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就会越来越表现出“屈尊”的难。不愿意去体会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只想着自己认为孩子最好走的路是什么。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而为人父母与孩子共处时间越少,造成这个伤害可能性最大。为什么?父母愿意屈尊思考子女的需求,往往也是通过修炼而来。因此,教育成果如何这些都是客观综合,哪是用打过还是骂过来简单评定优劣的呢。关键看内容。如果通过冷静的方法去批评一个根本孩子没有做错的问题,这才是最大的伤害。还纠结于形式的人,我只能说你还没意识到教育带给人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发表于2014-01-06

所以说,教育孩子是个技术活,大家要一点点去共同成长

发表于2014-01-06

我觉得特别难!真的

发表于2014-01-06

我觉得太难了 不过生了 就知道了

发表于2014-01-06

这样的父母真的是不容易的!

发表于2014-01-06

厉害!只能说太厉害了

发表于2014-01-06

不知道怎么做到的 只能说这样的父母很不容易

发表于2014-01-06

这样的人几乎是不选在的

发表于2014-01-06

我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发表于2014-01-06

家庭教育也是门大学问啊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