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国家庭住房价值40万亿

发表于2009-10-13
占私人财富一半 如果把小说《李顺大造屋》和电视剧《蜗居》放在一起,也许能粗略地拼凑一个图景:60年来,中国人为了能获得一间房子,付出的努力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
在《李顺大造屋》里,作者为我们描述了土改时,苏南地区房子的情况。上世纪50年代,造三间大瓦房需要500元左右。为了这500元,李顺大辛辛苦苦,连干饭都不吃。李顺大家三个成年劳动力奋斗了七八年,才攒够造房子的材料。结果碰到了“大跃进”,材料被征用了。后来,又经过数年的努力,攒够了钱,却碰到了“文革”,有钱也买不到材料。到了1978年,也就是李顺大的房子造成之后,全国农村地区人均住房面积仅为8.1平方米;到了2008年,情况有了实质性的改善:人均使用面积32.4平方米。而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56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4.3平方米,而且,只有少数城镇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2008年城镇人均使用面积增加到23.0平方米,且自有住房拥有率达87.8%。
住房占家庭财富一半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假设农村地区住房折合现价800元每平方米,则全中国农民住房的总价值为18.66万亿元。假设城镇居民住房的平均价格为2000元每平方米(这大约是2000年全国商品房的平均售价),则城镇居民住房的总价值为27.14万亿元。
这两个数字简单相加,则中国住房的总价值大约为45.8万亿元。当然,在城镇居民住房里,大约有12.2%的产权还不在居民手中;另外,全国住房贷款总额大约为3.6万亿元,剔除这两项,属于私人所有的住房的总价大约为40万亿元左右。而2008年中国的GDP才30万亿元。
这是一个偏向保守的估计,因为最近几年,城镇地区的房价上涨得非常厉害,在农村地区,农民建房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因为材料费和人工费都在不断上涨。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没有任何一项别的财富能超过房子的价值。2009年8月,全国居民的存款总数为25.24万亿元。沪深两市的总市值现在大约为20万亿,其中大约三分之二为国有股和其他法人股,真正属于居民财富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也就是7万亿元左右。另外一些家庭财富,比如保险、艺术品、黄金等,总额都非常小。当然,除了以上投资品之外,中国人的家庭还有诸如汽车、家电、家具、服装等消费品。
综上,中国人的家庭私人财富总额大约为80万亿左右,其中40万亿为住房,25万亿为存款,7万亿为股票,剩下的是一些别的财富。
成功的投资,最大的包袱
在过去的十来年里,住房的价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1年时,全国商品房的平均售价仅为756元;四年后的1995年,达到1509元;再过十年,到了2005年,又翻一番,达到2937元,2007年的数据则为3645元,今年上半年的均价已超过4500元。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8年里,房价上涨了近5倍,年均价格上涨超过10%,比同期的GDP增长还要快。
快速上涨的房价让房产投资成为过去十年中最容易获得成功的个人投资领域。
不过,一些人的蜜糖是另外一些人的毒药。高居不下的房价也成为中国人最大的包袱。在小说《蜗居》里,主人公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但为了孩子,为了买房,却过着天天吃光面条的日子。房子,已成为重压在人们身上的一座山。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