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郑州城中村改造启示:拆迁原可“温和”些!

发表于2014-11-05

10月24日,郑州市管城区杨庄村村民魏先生向本报求助,表达了对杨庄村拆迁工作的一些不满。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却了解到,这个正在进行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已有80%以上的村民开始配合拆迁了。杨庄村这个村民变股东的都市村庄,由拆迁引起意见相左的村民提出疑问:城中村改造究竟该怎么拆,怎样才能既配合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怎样能满足群众的正当诉求?

拆或不拆心态不同

据了解,杨庄村村民早在2001年9月,随着河南省中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已完成了从村民到市民再到股东的角色变换与跨越。

作为郑州市最具争议之一的这个城中村的开拆,之前已经引起各方关注,一方面它是“都市村庄”;另一方面它具有创新意义。像杨庄这样抹去村级建制,整体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在我省尚属首例。而一位产权交易资深人士说,这在全国也属罕见。

投诉的魏先生说,他一家6口人,有一幢800平方米的4层小楼,自己居住200多平方米,其余600平方米用于出租。现有的拆迁补偿标准是,“拆迁补偿安置宅基地证内四层(含四层)以上的由村集体经济给予补偿,标准为4∶1。”他现在的房子就建到4层,与其他盖有六七层以上的村民相比,他觉得分得太少、不公平。

他说:“如果能够把政府规定的3层以下按1∶1的补偿标准调成1∶2,宅基地证内四层(含四层)以上和其他违章建筑按2∶1进行补偿安置,这样我就分得多一些。”

不同意拆迁的几户村民,矛盾点集中到一点:补偿款应该给的更多。

但是,35岁的王先生也向记者说明了他同意拆迁的理由。他说,自己一家三代7口人都生活在这里,上有80多岁的爷爷奶奶、60多岁的父亲和母亲,下有两个小孩在上小学,现有一套700多平方米的4层小楼,自己居住200多平方米,其余将近500平方米用于出租。因为现有居住环境太差,周边生活配套设施缺乏,为了给小孩创造良好生活条件和方便就学,魏先生几年前已在其他地方购买了商品房,留下父母和爷爷在槐林新村居住。听说政府和中博公司进行城中村改造,魏先生说:“在城中村居住,停车没有地方,网购快递找不到家,孩子上学也不方便,对我们村进行改造我举双手赞成,早知道政府要这么快进行改造,我都不去购买商品房了。政府出台有完善的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公司在政府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的基础上,从集体经济收益中给村民补贴,是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

他说:“现在我出租的房屋每间也就300元到400元,改造后出租的价格估计能达到1500-2000元,这么好的事,我愿意提前搬迁,早日改造我们能早一点住上居住环境好、配套设施全的小区。”

自愿搬迁成多数

村民变股民的拆迁,得到了王先生所说到的“公司从集体经济收益中给村民补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实惠?

中博地产副总经理杨军说,从2003年9月郑州市走过的10年城中村改造来看,有三种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村民自主改造。其具体操作体现出尊重民意的最大倾向:拆迁安置补偿方案草案经征求村民意见后,确定安置补偿政策与已拆迁相邻城中村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公司集体经济收益给予补贴,并经股东代表大会、党支部会议、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审议后通过。在尊重村民强烈要求,自愿提前搬迁的愿望下,中博公司制定了《村民自愿提前拆迁工作实施方案》,经股东代表大会、党支部会议、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村民开始自愿搬迁。

杨庄改造涉及拆迁的居民400户1500多人,拆迁占地面积约281亩。从10月初到11月3日,自愿搬迁的村民占总拆迁总量的80%以上。

针对群众的配合,中博地产总经理王东方解释,杨庄模式突出了一点:开发利益让利于民、集体经济补贴于民和股份经济发展壮大富裕于民。

比较“拆迁”二字引发的一系列负面新闻,杨庄村这样一种温和的、群众自愿自主拆迁的模式再次引人关注。

据了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以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城中村的改造,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特殊阶段。

10年来,郑州市共有的228个自然村中,已有170个自然村获得批准,其中103个已实施拆迁。而在2014年5月份郑州挂牌出让的11宗土地中,10宗地为城中村改造用地。这其中,商业地产规划和运营在城中村改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省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说,杨庄村这种自主改造的模式,使村民利益可以实现最大化,也保证了中博公司商业用地升级改造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而这种模式是否能够让拆迁变得更温和,是否具有更多的可借鉴的作用,政府和群众都有所期待。

发表于2014-11-05
心若菩提梵静海,您好!您所发的帖子“郑州城中村改造启示:拆迁原可“温和”些!”已被设置为固顶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
上一页|1|
/1页